close

我一直相信,宇宙的真理藏在「獨立事件」相遇的偶然間。

 

最近我先後在網上看見兩篇完全不相干的文章(資料)(主題不相干,時間不相干,發生的地點也不相干),接著我看了陳保基call-in進大話的那段。突然,CLICK!

我發現這三個不相干的訊息似乎連結成這樣一個脈絡:政府正在進行一個以「文字遊戲」為主的「洗腦工程」,為「開放美牛」佈局

 

第一篇訊息是這個--我們怎樣被洗腦——專訪牛津大學研究員凱瑟琳·泰勒

擁有話語權的個人或團體掩蓋和扭曲歷史,人為灌輸的意識形態便悄然深埋進人們的潛意識,隨之改變他們的價值判斷。這種典型的洗腦,往往最先從語言灌輸起步。」


「我們的大腦在根本上很懶惰,或者說有效率:大腦進化後,在處理信息時將氣力最小化。洗腦手段利用了大腦對輸入輸出之間的簡單路徑的欲求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意識形態都有非常容易陳述的核心信仰。」


 

第二篇訊息是這個--台灣版維基解密--處長與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會面 

金表示,政府和國民黨正在努力整頓黨紀,他認為這是解決此問題的先決條件也呼籲美國出口商一同努力改變民眾的態度他特別呼籲美國政府為廣告名家范可欽的公關計畫背書范提議的美國牛肉應該贏得基層支持是正確的方向金說道,但就他的了解,美國產業界因為種種考量而裹足不前。(備註:計畫的詳細內容只有 產業界知道,雖然美國肉品出口聯盟已將計畫的聯繫和初步構想告知美國在台協會,但確實內容截至目前仍待查。備註結束。) 金說,若大部分台灣民眾都能接受帶骨牛肉,一旦情勢明朗化立院要解圍就容易了。金也深具信心,表示如果輿論展現出對帶骨牛肉的支持,那消基會等民間團體推 動的美牛公投就更不可能成案

 

其實應該還有第三個訊息,是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的這張照片。我突然想起,我在公視有好說這輯看過他。而農委會主委陳保基的call-in內容,與他持有同樣的邏輯....


難道....B~A~N~G~O! 真理就藏在「獨立事件」相遇的偶然間...

 

我覺得針對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政府正在做的事,是進行「培林對人體無害」的洗腦工程。我觀察他們的進行脈胳可能如下:



1. 先切割瘦肉精與培林
  他們知消費者對「瘦肉精」這個詞的反感,所以要提出另一個新的名詞「萊克多巴胺」,以與「瘦肉精」切割。


  (他們不直接用更好記的藥名「培林」稱呼,並且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偏好用英文(Ractopamine)。我認為一來是要突顯政府官員在這方面的「專業形象」,二來就是要讓這個名詞繞口,讓持反對意見的評論者或消費者在評論時依然習慣說「瘦肉精」)


 當擁有新的名稱時,政府便能夠主控對「萊克多巴胺」的發語權,對民眾進行洗腦。人類容易對一個新的詞彙,接受最早與這個詞彙連結的解釋,輸入他們腦裡。


 首先,政府先定義「萊克多巴胺」和一般俗稱的「瘦肉精」不同,它的毒性沒有那麼高

 (注意,政府不是這樣說:「萊克多巴胺」是俗稱的「瘦肉精」的一種,它並不是沒有毒性。而其實後者和前者在描述「萊克多巴胺」的性質時其實是一樣的,但說法不同時,對輸入資訊的判斷就有很大的差異)


 同時,定義「萊克多巴胺」是「飼料添加物」。(而不說它是「藥物」,事實上「萊克多巴胺」是「添加在飼料中的一種藥物」


   所以當評論者提到瘦肉精的風險時,政府與初部洗腦成功者就可反擊:瘦肉精有很多種,你不要試圖混淆大眾。(先削弱評論者的正確形象)


   如果評論理智地重申:我知道,我講的是培林。對方就會答:那你要講清楚,不要混淆觀眾。(到底是誰在混淆觀眾?) (在這段回答裡,政府還是利用最後那句話「那你要講清楚,  不要混淆觀眾」。繼續削弱評論者的資訊正確可信度)


  
 所以他們切割瘦肉精與萊克多巴胺的目的,其實要要阻斷一般人大腦對萊克多巴胺與瘦肉精的聯想。同時,他們也利用這種切割,來攻擊對瘦肉精提出安全質疑的言論--只要你沒有 清楚使用「培林」或「萊克多巴胺」這個字眼,他們就先替你貼上「刻意混淆社會大眾」的標籤,先削弱你言論的正確性。同時,他們也創造出「萊克多巴胺」這個詞彙給政策支持 者,作為反駁反對者的回擊工具。

 

   也就是,如果大家都回到「瘦肉精」這個區塊來討論,政府絕對沒有任何勝算,但如果他們開闢另一個戰場,他們有機會籍由混淆人民,而積非成是(九二共識就是一個成功的好例 子)



2.建立「食品不可能零風險」的新消費觀念


   事實上這個也是在玩文字遊戲。政府企圖以「零風險」這個詞來混沌「零檢出」(或「零殘餘」)。所以他們才會舉出飲用水,氣喘藥等都有風險的例子。


   但就「肉品含瘦肉精」這個議題而言,消費者並不是在討論豬肉是不是一個「零風險」的食物,而是在談「瘦肉精」是否應該「零檢出」或「零殘餘」


 但政府就是故意要讓兩者混淆,因為飲水,氣喘藥這兩項­東西在我們生活中已存在許久,我們都可以同意它們不是零風險,但­它們是必要之惡(如果非零風險算是一種惡),而且目前看來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


 政府則再度創新了一個「食品不可能零風險」的新語彙,同樣嘗試以主控新語彙的解釋權,對民眾洗腦,混淆「零風險」與「零檢出」。


 也就是當某人談「瘦肉精的零檢出」時,政府或被初步洗腦成功的人就會回應「食品不可能零風險」來對應,然後那些喝水,氣喘藥甚至騎機車,被雷打到的風險例子都抬出來,讓對方在一瞬間混淆而語塞。政府就是故意要把我們導向「肉品(含瘦肉精)不是­零風險,但也是安全的」的混淆聯想,企圖阻絕我們大腦的理性思考迴路,因而降低­反對的強度。

 

「金說,若大部分台灣民眾都能接受帶骨牛肉,一旦情勢明朗化立院要解圍就容易了。金也深具信心,表示如果輿論展現出對帶骨牛肉的支持,那消基會等民間團體推動的美牛公投就更不可能成案。」....


就是因為這一段維基解密,我才發現,政府要解決美牛開放的問題,不是去解決健康把關的問題,也不是解決產業衝擊的問題。(事實證明,政府在相關的配套上,完全沒有動作或進展。他們專心地「架構洗腦工程」(「如果輿論展現出對帶骨牛肉的支持,一旦情勢明朗化立院要解圍就容易了。那消基會等民間團體推動的美牛公投就更不可能成案。」....)


洗腦是他們的專長,治國不是,解決爭端也不是,當然,苦民所苦,更是癡人說夢。

 

不過,我依然認為如果國人只把美牛的議題,鎖在國際貿易自由協議的範圍,企圖用人民健康及產業權利等是非與政府政策辯駁抗衡,其實只是緣木求魚。

 

同樣在公視有好說這輯中的另一位來賓衛生署牛海綿狀腦病專家諮詢委員詹長權,在節目中點出這兩個觀點,更值得追究:

 

1. 世界貿易組織之下非貿易障礙的食品安全,是以開放國自評風險為基礎,所以沒有對美國人構成貿易不公的問題美國應該透過CODEX去訂立國際間對瘦肉精的參考標準。但CODEX迄今沒有訂出這項標準,也就是多邊沒有協定,它就會轉成雙邊談判。雙方談判就沒有公平可言,而是看有沒有東西要交換。


2. 現在的問題是,開放美牛或瘦肉精,要交換的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是美簽,那麼受惠的對象與受損的族群相差太大,政府的補貼策施是什麼?
有人說,是TIFA,受惠的產業與受損的族群間,政府的對策又是什麼?重點是,到底交換的是什麼?一個政策的實施為什麼是不透明的黑箱作業

 

詹委員的邏輯思路道出了馬政府四年來對台灣最致命的治國手段:
1.捨國際多邊協議的平衡,就雙邊利益交換的失衡。
2.既然窄化為雙方利益交換,當然只能黑箱作業。

 

就是因為這樣的治國價值,政府才可以不必治國,不必處理爭端,不必公平分配資源,不必調查實際影響層面,不必研擬配套,只要會擬訂洗腦/文宣/媒體操作策略並砸錢執行。台灣人,六十年來不也都是如此乖乖就範。(有趣的是,馬最倚重的金,郤不必在體制組織系統中,他的小刀功力,不也正在於此。他當然不必在體制內,因為事實上,治國的重心從不在體制內的組織執行,而在體制組織外的洗腦工程

 

 

持續觀察官方作法,不難看出政府集中於對「導正」社會對與瘦肉精切割後的萊克多巴胺的正向宣導下功夫,而無視於風險管理的配套說明,及評估機制和政策透明化的制度性建立。

延伸閱讀:要吃多少美牛 瘦肉精才過量 官方從日吃6公斤變一次500公斤

延伸閱讀:美牛爭議 陳揆:禁用萊克多巴胺只有29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代子 的頭像
    美代子

    美代子的人生河道

    美代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